三百五十八、云卷云舒尽入眼,非痴非傻静听声_娘子,请息怒
初九小说网 > 娘子,请息怒 > 三百五十八、云卷云舒尽入眼,非痴非傻静听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三百五十八、云卷云舒尽入眼,非痴非傻静听声

  第359章云卷云舒尽入眼,非痴非傻静听声

  “我见过来去如风的仙人!”

  “呸~我还坐过会飞的铁鸟呢,你见我到处给人说了么?”

  抬杠这件事,只要开了头,就不需讲什么逻辑了,一切以压倒对方为第一要义

  但陈初和陈伯康在抬杠的同时,又在暗中揣摩对方的身份。

  以陈初看来,陈伯康有读书人身上那股淡然自信的气度,却言语轻佻、满嘴跑火车这和陈初以往见识过的官员大相径庭,所以这人应该不是官,更像是恃才傲物,不喜拘束的林泉隐士。

  而陈伯康同样觉着陈初身上隐隐有股特意敛起的气度,这年轻人虽作农人打扮,但一口整齐洁白牙齿却骗不了人。

  一口好牙,代表了饮食精细。

  能做到牙齿洁净,更非易事.农人家可使不起洁齿的昂贵青盐。

  陈伯康猜测,眼前这年轻人,大概率是淮北某位富户家的公子。

  至于两人方才所说,‘我是淮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我是淮北楚王.’,彼此都只当对方在放屁。

  觉着猜到陈初身份后,陈伯康稍微侧了侧身,将大宝剑纳入眼角余光的可视范围内,继续以老学究教训后辈的口吻道:“会飞的铁鸟?哈哈哈,我说你这个小郎,老夫劝你出门在外,还是少逞口舌之快!以免恼了惹不起的贵人,便如当朝大理寺卿万俟万俟大人~”

  陈伯康特意顿了一顿,果然那冷脸汉子突然停下了雕刻的动作,抬头看了过来。陈伯康恍若未觉,接着道:“的亲眷就在霍丘县罗家店,小郎若惹了人家,可不如老夫这般好说话!哈哈哈,走了”

  这陈伯康来的突然,走的麻利,起身拍拍屁股上的尘土便往大路上走去。

  依旧坐在原地的陈初,笑着朝背影喊道:“老先生,这就走啦?见面既是缘分,不留下尊姓大名么?”

  已走出几步的陈伯康转身飒然一笑,认真道:“鄙人陆任稼,在泸州教书,小友你呢?”

  “哈哈哈”到了这时候,这老头还藏头露尾,陈初不由笑道:“说来凑巧,鄙人也姓陆,与先生之名仅一字之差,唤作陆仁义.”

  你叫路人甲,我叫路人乙,算公平吧?

  陈伯康自是能听出内里机锋,跟着笑了笑,拱手道:“若有机缘,必可再见。告辞.”

  “好走.”

  待陈伯康的身影从视线中消失,陈初才自言自语道:“这老头,有意思.”

  转头却见,大宝剑正坐在树桩上发怔,不由打趣道:“大宝剑,想媳妇儿了啊?”

  这‘媳妇儿’说的是在鹭留圩农垦任后勤部管事的刘兰芝自阜昌七年,刘兰芝在十字坡大槐树下救了大宝剑后,她便成了大宝剑为数不多可算亲近之人。

  近几年,大宝剑得来的饷银、赏赐不但全部交给刘兰芝保管,且这浑身透着股冰冷气息的汉子,对刘兰芝的独女大丫亲的不行!

  每回休假,甚事都不做,全部时间拿来陪大丫,宠溺至极。

  万年不笑的黑脸,也只有和大丫待在一起时,才会偶尔挤出一丝难看笑容。

  大丫幼年丧父,几年相处下来,对大宝剑甚是依赖,已俨然一家人。

  所以陈初才会说笑他想媳妇儿了,大宝剑往常听到这等说笑,总会以更冷酷的表情遮掩羞涩,可这次,他却沉默良久后,继续以小刀雕刻一只女娃娃木偶。

  对于大宝剑的惜字如金,陈初早已习惯,可随意一瞥,却见大宝剑不知怎地划破了手指,艳红血水染在了木偶身上,大宝剑浑然未觉。

  陈初不由惊讶军中男儿,受些小伤不值一提,他惊讶的是,以大宝剑对刀刃的精准控制,竟也能犯划破手这种低级失误?

  “大宝剑,手艺生疏了啊。”

  陈初道,大宝剑未作回应,隔了好半晌,却突然道:“东家,我这女娃娃叫珠儿”

  珠儿?

  给木偶起名字?大宝剑何时有了小女孩的浪漫情怀陈初不由多看了大宝剑两眼,虽后者声调依旧是一贯的古井无波,但陈初却隐隐听出一股极其克制内敛的悲怆之感

  认识大宝剑已多年,这位沉默寡言的汉子对于过往一直讳莫如深,只字不提。

  陈初稍一沉吟,拍了拍大宝剑的肩膀,只道:“兄弟,若有心事,不如讲出来”

  大宝剑以指肚摩挲着手中木偶,沉默几息之后,却道:“东家,我无事。”

  正此时,商队曹掌柜带着一名作农人打扮的青年走上前来。

  陈初暂时将大宝剑的事放到一旁.农人青年也是此次喷药队的一员,名为苏晟业,原为淮南自耕农户,前年水患后,天灾外加大家族欺压,没了活路,便连同村内十余名青壮,靠着猪尿泡泅渡到了蔡州。

  后经李骡子甄别,加入了军统。

  以前,都是北人南逃,近两年,却出现了形势倒转。

  淮北宁江军,每月至少收容百余北逃难民.但这点难民仅仅是有据可查的,淮水绵延两千里,想要将沿江布防成为飞鸟不得过的铜墙铁壁不现实。

  无论齐周,都只能派遣水军占据一些可容大船靠岸的渡口,至于那些野渡浅湾,根本守不过来。

  这便造就了许多官方无法统计的偷渡难民。

  其中,自是少不了细作。

  淮北有周国细作,淮南自然也有齐国细作。

  这是双方都心知肚明却又无可奈何的事,但这些细作因身份户籍问题,根本接触不到双方高层,只能混迹于村镇

  但比起淮南,细作在淮北的活动十分艰难。

  拿已基本完成基层重构的蔡州为例,工坊中有工人卫队,村庄里有农人联防队,细作莫说想搞破坏,便是靠近村厂多打听几句就会被人盯上。

  无合法身份,几乎寸步难行。

  有些集镇草市,还组织了一批老头老太,臂缠袖箍,或守在人来人往的十字街口,或游街串巷瞎晃荡,负责些阻止百姓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的繁琐事务。

  若遇可疑情况,便会上报官府。

  去年腊月,蔡州滨淮县县城一名老太,发现一户人家每日从街面上购买的吃食远超正常人家,便第一时间上报,后由军统接手此事。

  经过数日盯梢后,一举将隐藏在该户的周国十三名细作以及接头人捕获。

  审讯后得知,周国枢密院机速房不知从何处听说淮北军数月前在河北路使用了一种叫做天雷炮的杀器,特遣人北来,想要打探一番。

  滨淮在蔡州最东南,紧邻周国淮南西路,此地距蔡州尚有一百多里,不想,刚上岸几日,便被连窝端了。

  而陈初这次来淮南,队伍中同样有十几名细作,分散于各处喷药队中,负责记忆道路、关卡、兵营等信息,同时兼作鼓动百姓北逃的工作。

  如今淮北劳动力已越来越紧张,特别是寿州,在经历了当年大乱之后,尤世光和大郎想尽了办法,至今仍未能将全府良田开发。

  原因无他,只因缺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hujiu8.com。初九小说网手机版:https://m.chuji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